最大福祉+最小破坏:解决基建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的中国方案
导读
去年第15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的“昆蒙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中国在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方面已展现出坚定承诺。通过精心设计和严格实施,中国海外基建项目可以避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使人们远离自然腹地,转向农业、工业和城市化潜力大的地区。中国将通过改变投资模式来支持全球生物多样性议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轻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人们通常认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在处于热带的发展中国家。然而,通过精心的设计实施和严格的保障政策,基建项目不仅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发展效益,还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将开发项目集中在合适的地方,使人们远离生物多样性价值较高的地区。
中国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产生了影响。这些投资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生物多样性议程产生重大影响,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减少负面影响,激发积极效应。
例如在最近的肯尼亚标轨铁路项目建设中,施工方采取措施保障了野生动物的自由活动,以此减少铁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负面影响。但许多基建项目仍在损害生物多样性。中国目前正在努力促进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这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议程做出重大贡献。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于2022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通过,将指导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至2030年。框架共设立了23个行动目标,其中目标3也被称为“30X30”目标,它要求到2030年保护地球30%的陆地和海洋。这项远大目标旨在扩大保护区面积,采取更多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以覆盖地球表面的30%。这项目标引起了利益攸关方的广泛讨论。他们观察到自然保护的不力现象,以及许多现有保护区的原住民正遭受社会不公待遇。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比单纯地增加保护区面积更为重要。
保护区的保护还有赖于目标19,即到2030年,每年至少筹集2000亿美元用于保护区。资金是COP15期间的一个关键议题,因为资金缺乏是导致2010至2020年指导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爱知目标”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显然需要避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不应危及现有保护区。这些投资将促进建立新的保护区,但更重要的是将引领新的发展模式,使人们远离自然腹地,向农业、工业和城市化潜力较大的地区迁移。这些投资或将促使人口向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区聚集,吸引人们远离自然腹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生态保护红线可以为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明确不同地区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灾措施。此外,投资也必须提供资源以确保这些地区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将有助于“昆蒙框架”的落实。中国在COP15期间启动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承诺将提供2.3247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今年8月22日至26日,第七届全球环境基金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全场目光都聚焦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的正式启动。这只基金中,加拿大出资2亿加元(1.4720亿美元),英国出资1000万英镑(1260万美元)。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预估,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约为每年7000亿美元。虽然和“昆蒙框架”目标19中的“到2030年每年至少筹集2000亿美元”相比,这些捐赠的作用依旧不足,但它毕竟是朝着弥合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国在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展现出坚定承诺,因此,应该鼓励银行和企业等机构通过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或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为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做出贡献。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控制风险,确保资金的增加不会导致恶性竞争和效率低下。
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潜在贡献已超越了实现“30X30”目标所需。中国的投资网络也已具备促进知识共享、建设全球伙伴关系和广泛应用保障政策的能力。此外,中国投资绿色基础设施的承诺或将通过改变投资模式来支持全球生物多样性议程,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避免对重要自然地区的侵扰。这些基建项目可以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目标纳入其中,在投资的同时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投资由伙伴国家的优先发展事项推动,并有望对热带发展中国家新兴的多种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来源产生协同增效。
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大贡献,是在国家层面支持“昆蒙框架”实施,并确保基础设施项目不会损害生物多样性,将人类福祉最大化,对自然的危害最小化。(中国日报网)
【编辑:付子豪】发布于:2023-02-1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