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43股遭警示 多数涉信披问题

博主:投资方向标投资方向标 2024-02-26 72489

  2月24日,星网宇达、北摩高科、深圳能源等12股相继披露称收到了监管层下发的警示函,这一数量也达到了年内单日新高。经疏理,上述12股的收函原因中,多家涉及独董任职问题。另外,经北京商报记者统计,自2024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43股收到了警示函,从原因来看,多数最终涉及信披问题。

  深圳能源等涉独董任职问题

  单日12股收到警示函的情况备受关注,这一数量也创下了年内单日新高。

  具体来看,2月24日,雅创电子、苏交科、国芯科技、冠石科技、深圳能源、真视通、北摩高科、星网宇达等12股相继披露称收到了当地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在上述12股中,深圳能源、星网宇达、雅创电子、苏交科等多股相关人员也同时遭到地方证监局警示。从收函原因来看,多家涉及独董任职问题。

  以深圳能源为例,深圳证监局决定对深圳能源、周朝晖、章顺文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警示函主要内容显示,章顺文在拟担任深圳能源独立董事时,公司、章顺文于2022年9月14日分别作出《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称章顺文不存在同时在超过5家以上的公司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并保证上述声明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经查,章顺文当时同时担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司家数超过5家,上述声明内容与事实不符。

  深圳能源、章顺文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周朝晖作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深圳证监局决定对深圳能源、周朝晖、章顺文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2023年9月4日起,《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进一步将独董任职家数从5家压缩至3家,并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进一步控制独董任职家数,主要是要保证独董在每家上市公司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职。”许小恒如是说。

  年内还有31股遭警示

  除了上述12股,经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还有31股也收到了当地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具体来看,年内首家收警示函公司系天新药业。1月3日,天新药业披露公告称,公司及公司董秘董忆收到了江西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经查,天新药业2023年10月27日召开董事会确定独立董事候选人,2023年10月31日披露股东大会通知,2023年11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聘任独立董事的议案。公司未能在选举独立董事的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前即2023年10月31日前向上交所提交独立董事候选人有关材料,迟至2023年11月28日才予提交,备案时间明显迟延,聘任流程存在重大瑕疵。

  上述行为不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董忆作为天新药业董事会秘书,未能勤勉尽责,应对上述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此外,今年1月还有汉邦高科、引力传媒、慈文传媒、咸亨国际等多股遭到了当地证监局警示;今年2月则还有中谷物流、未名医药、冠昊生物、东港股份等多股也遭到了当地证监局警示。

  经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在年内收警示函的个股中,多数个股最终涉及的是信披问题。

  诸如,1月12日,咸亨国际及相关责任人员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经查,咸亨国际、公司董事长王来兴、总经理夏剑剑、时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邹权、董事会秘书叶兴波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上述违规行为应承担主要责任。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全面注册制下,信息披露一直被视为核心内容,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大股东、任职人员都应加强对证券法律法规的学习,敬畏市场、敬畏投资者,不断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ST股占比较低

  经统计,43股中,ST股占比较低,仅有ST迪威迅、ST数源、*ST美盛、*ST目药、ST实华5股。

(责任编辑:朱赫)
The End

发布于:2024-02-2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投资指南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