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火了,海外的东北餐馆有话说
近日,“尔滨”火遍国内大江南北,也火到了国外。海外不少人通过“尔滨”,了解到中国东北的浪漫冰雪,以及更多有关这片土地的文化内涵。
中国农历新年,国外不少当地民众与华侨华人同贺新春。在这个讲究吃好、喝好的时节,且看“尔滨”为国外的东北餐馆带来了哪些“流量”,餐馆经营者又有什么新想法――
美国:东北餐馆、农家乐受热捧
龙年春节期间,位于纽约法拉盛的“辽宁饭店”座无虚席,围着东北大花布围裙的服务员们忙前忙后,店里欢笑不断。
71岁的高美玲带着一家老小在这里团聚。从吉林移居美国已30多年,她乡音未改、口味未变――几十年来,春节聚餐必须是东北菜。来自英国的准儿媳朱丽叶无障碍地融入了这个家庭,不仅爱上了东北菜,更是端起白酒频频碰杯。
“辽宁饭店”的老板关晶说,“尔滨”的火为这家开了近20年的东北餐馆带来了不少年轻新客,而接着这股热潮,她在纽约上州刚开张的农家乐也热闹起来。
“辽宁山庄”曾是一座典型美式农场。被关晶买下后,这里种上了玉米、豆角、香瓜等各式蔬果,养起了溜达鸡和大鹅,还配备了大炕和房车,再加上自家酿的东北小烧、外焦里嫩的烤全羊,一个大型东北农家乐在纽约州热火朝天地张罗起来。
眼下的“辽宁山庄”喜庆十足――大红灯笼高悬门口,黄澄澄的玉米、红彤彤的干辣椒和菇茑挂在墙上,热腾腾的杀猪菜一出锅,东北年味儿随着氤氲的水汽扑面而来。关晶说,“辽宁山庄”虽然还处于试营业阶段,但客流源源不断。在年前,年夜饭早早订了出去,不少客人还请求在山庄包饺子过年。
加拿大:外国博主打卡东北盒饭
在加拿大温哥华,主打“融合东北菜”的餐厅“添玺”推出了老式铝饭盒盒饭,极具年代感的饭盒托在手里,勾起无数东北人的童年回忆――二三十年前,学校门口推着自行车卖午餐的阿姨递过来的饭盒,也是这般微微烫手。
地三鲜、溜肉段、酱脊骨、酸菜粉儿,“每道菜都带你踏上东北盒饭的美食之旅,勾起人们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一位来自东北的食客感叹道。
谈及今冬“尔滨热”,“添玺”店主、哈尔滨姑娘衣瑶说,很高兴家乡的美被人们发现,身在海外的自己觉得非常骄傲。
作为餐饮从业者,她认为,东北菜在海外还处于慢慢被接受的阶段,而“尔滨”的火带动了人们对东北菜市场、东北美食的兴趣,“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寻找传统东北文化元素,我在海外也能感受到”。
令衣瑶欣喜的是,自己的铝饭盒创意,助推了家乡美食在温哥华“走出去”。“盛满”复古东北烟火气的铝饭盒,不仅吸引了大批中国客人,也深受外国食客喜爱,外国短视频博主纷纷前来打卡探店。不少外国人通过尝试店里的盒饭,对东北菜从好奇转变为接受和喜爱。
“我们发现外国客人很多,印度人也很喜欢,他们说这是此前没有吃过的中餐。”衣瑶说。
韩国:“对东北菜接受度挺高”
韩国首尔市大林洞坐落着一家名叫“福满楼”的中餐馆,这里既能找到地三鲜、锅包肉等传统东北菜,也有麻婆豆腐、担担面等热门川菜。餐厅老板孟凡福来韩国之前,在黑龙江佳木斯从事餐饮行业,他的妻子老家正巧是哈尔滨。
“这个冬天,‘尔滨’突然火了,我们作为海外打拼的东北人也感到特别自豪。”孟凡福说。他还注意到,韩国媒体也对“尔滨”火出圈做了报道,展示了哈尔滨的灯火辉煌,“这个真心特别好,让韩国民众对东北、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
谈到餐馆生意,孟凡福告诉记者,虽然大林洞属于华侨华人聚居区,但“福满楼”的食客大多数是韩国人,客流量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有好几百人光顾。韩国客人最爱的菜品是锅包肉、地三鲜和烤羊排。
在孟凡福看来,韩国人对东北菜的接受度挺高。“刚开始,他们更偏好炸酱面、辣海鲜面等‘韩式中餐’;现在,很多人已经喜欢上正宗的东北菜和中餐。不过,我们在做菜的时候,也会考虑韩国人的饮食习惯,比如一些菜品会少油、去油。”
由于生意兴隆,不久前,“福满楼”又在不远处开了一家分店。
澳大利亚:东北菜“还能更火”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城市规模不大,也有一家东北餐馆,名叫“东北农家小院”。这家餐厅的经营者是来自黑龙江绥化的孟繁华。她用心经营,琢磨出不少心思。
“不咸不辣,大家都能吃,大家都爱吃,‘尔滨’在堪培拉也挺招人喜欢。”谈起家乡菜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孟繁华言语间满是自信。“更多人把它做好的话,在这边还能更火。”
按她的话说,方圆十几公里内,“就我一家‘尔滨’店”。餐馆生意确实好,她“每天只有下午3点半以后和晚上10点半以后才有点时间回微信”。
孟繁华在招呼客人间隙对记者说:“澳大利亚客人喜欢吃锅包肉,我想是不是因为它酸酸甜甜的,口感好;还喜欢点酸菜饺子、韭菜饺子……我就想着把这几样做得更好看、更好吃。”
孟繁华说:“‘尔滨’火了,东北红火,我们海外东北人也自豪,也想借这个机会把家乡美食带给更多的海外家乡人、当地人。”(记者:兴越、杨士龙、陆睿、章建华;摄影:李睿、陆睿、储晨(报道员);编辑:徐晓蕾、王丰丰、杜逾舸)
发布于:2024-02-1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