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TF高溢价的冷思考
桂浩明
近期A股市场表现比较弱,但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有亮点,尤其是跨境ETF。作为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由于其资金重点投向日韩、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证券市场近年大部分表现不错,使得这些产品普遍取得较好收益,为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日本日经225指数日前突破36000点,再创33年新高,与此同时,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总市值也超越上海证券交易所,重回亚洲第一宝座。受此影响,境内资金大量涌入以QDII形式投资日本股市的ETF,以至最热门的日经ETF成交价在盘中一度溢价超过18%。
此举将跨境ETF的投资热推向了高潮。对投资者来说,赚钱是硬道理,抓住市场上出现的投资机会,自然是必须做的事情。与此同时,当跨境ETF热到这个程度,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2007年国内首次推出QDII基金,当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已经成功地运行了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作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举措之一,管理层也适时推出了QDII基金。
QDII基金获批发行,也有特殊的原因。当时A股市场十分活跃,股指连续上涨,为了抑制泡沫,打击投机,监管部门有意放缓了面向A股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同时基于分流境内资金的考虑,抓紧放行了一批QDII基金。
当时投资者正在为买不到新发行的基金犯愁,对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同样十分欢迎,从而形成了跨境投资热。首批QDII基金都获得了超额认购,不得不实行比例配售。但是当这批基金出海的时候,恰逢美国次贷危机,结果高位接盘,赔了很多钱,有的产品二十多年过去仍然没有扭亏。经历过此次“滑铁卢”之后,QDII基金就变得十分沉寂了,直到现在再度升温。
如今这波跨境基金投资热,与27年前有本质上的区别。当年是因为境内市场整体过热而导致的资金溢出效应所形成,这次则是由于境内外市场表现反差过大所引起的投资结构调整而产生。
从全球投资视野看,有其合理性。但是,作为ETF产品,溢价18%则有点夸张了,在理论上ETF的价格应该是围着其价值线波动,即便是跨境ETF产品缺乏套利操作机制,也存在外汇额度上的限制,因此存在一定的溢价也未尝不可,但通常不会超过3%的溢价。
ETF产品一年能涨20%非常少,溢价18%几乎把未来一年的业绩透支了。海外市场虽然依旧强势,但终究是已经涨了不少。日本股市的行情,从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推出振兴经济的“三支箭”起就开始了,如果以此为起点来计算,涨幅十分惊人。日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也面临极大的调整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运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投资者大幅溢价购买ETF产品,风险很大。
这次境内资本市场出现的跨境ETF热,表明投资全球化的思维得到认同,也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实质性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到海外投资,会成为越来越多境内投资者的一个选择。但是,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海外投资风险甚至比境内更高,这是每一个准备投资海外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要正视的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布于:2024-02-1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