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研究报告》发布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学装备作为医疗机构日常运营过程中进行临床诊断和医疗救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医学装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对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以下简称“中物联”)与国药集团(上海)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医工”)联合编撰的《2023中国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研究报告》,于2023年11月25日在第九届医疗器械供应链年会上正式发布。
本次发布会现场特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秘书长秦玉鸣,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药集团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飞,国药集团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药集团(上海)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鞠群,国药集团(上海)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哈勇等嘉宾共同见证发布仪式。
报告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装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带来了医学装备领域技术的革新,医疗机构的医学装备管理也在不断变化。利用信息技术对医学装备台账进行管理、对使用过程进行追踪、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对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是目前医学装备管理的新趋势。
由“中物联”联合“国药医工”共同发布的《2023中国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研究报告》是对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行业研究,对该细分领域相关法规政策进行梳理,对行业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深入分析。本次报告还调研了全国多个省市,收集了各地优秀案例实践,阐释了的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对医院设备管理的价值,描画了行业发展空间和前景,并提出了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的推进举措。
根据中物联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公布的数据,中国2022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10723.65亿元,以医疗器械平均使用周期为7年推算,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在使用的医疗器械(含医学装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体外诊断)共计48619亿元。据分会不完全统计,其中耗材类医疗器械占41%,非耗材类医疗器械占59%,也就是说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市场规模为28685亿元。在28685亿元的市场中,设备类器械占30%,为8606亿元。基于以上数据,据分会推算,2022年医学装备管理维修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
从不同模式的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医学装备维修市场仍以原厂维修为主约占整个市场的70%。仍有少数医院选择自行维护院内设备,约占整个市场20%。第三方维修服务发展起步晚,但近几年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约占整个市场的10%。值得注意的是,医院自修的模式正在弱化,第三方服务维修已初具规模,并显露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目前,第三方医学装备维修服务行业呈“小、散、乱”的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从企业营收来看,95%以上的维修企业年营业额处于300万元以下,年营业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超过5家,且工程师团队人数超过500人的企业不超过5家,核心专业人才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以传统维修服务模式为主,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第二方服务商以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模式为主要服务模式。
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涉及到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还与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升医疗质量等密切相关。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是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目标是要确保医学装备在使用环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临床诊疗服务的正常开展。本报告的发布,旨在助力监管部门、医学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行业企业全面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为政策及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国药医工作为覆盖全国的医疗设备综合服务提供商,同时作为医工行业头部企业已在医工行业深耕6年,成立了20多家省级子公司,培养了800多名优秀工程师,与200多家制造商达成紧密合作,业务几乎覆盖全国各省市。截至目前,国药医工服务的医院超1000家,整体售后服务医院超300家,管理设备超50万台,管理设备总资产额超200亿。国药医工始终致力于探索提升设备运行效率新模式,实现设备运行价值最大化,携手助力医疗机构提升数智管理,赋能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
国药医工将继续肩负央企使命,聚焦行业发展,致力于“助力医疗机构,提升数智管理”,并与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医疗单位及业内同仁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构建医工行业生态圈,引领行业发展新格局!
发布于:2024-01-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