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赋能TOD开发,京投发展持续提升城市效率与幸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 周福霖
会上,来自建筑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TOD开发的前沿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结构行业的技术进步。京投发展(600683)旗下公园悦府、琨御府、岚山、北熙区等项目,作为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典型案例被多次提及,其中,京投发展岚山提供场地,开展车辆段上盖工程原位动力试验,吸引与会者现场观摩。
据介绍,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振动控制技术进展的重要成果。该技术是指利用包含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模块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实现结构竖向微振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震动的双重控制。这项技术对于支持城市TOD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TOD开发前沿技术取得新突破
此次交流会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束伟农,以平西府车辆段开发(京投发展公园悦府)、五路停车场开发(京投发展琨御府)、北安河车辆段(京投发展岚山)和东坝车辆段(北熙区)开发为例,介绍了震振双控工程设计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总工程师 束伟农
北安河TOD项目总体设计,进行震振双控,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出通过改变布置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的结论。
在《地铁周边建筑三维隔振技术研究》主题报告中,清华大学教授潘鹏分享了对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咽喉区全部盖上建筑使用3D-RFPS支座进行震振双控,在咽喉区上盖建筑中,施加竖向振动激励验证支座的隔振效果,进行水平推拉试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隔震情况。
清华大学教授 潘鹏
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初步证明了其在提升建筑隔震性能和舒适度方面的优势。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应用,也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中取得新突破。
“随着轨道交通与TOD模式的繁荣发展,针对震振双控支座的研发逐渐热门。”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丁洁民认为,目前震振双控产品的应用仍然较少,关于振动控制评价方法的改进、震振双控支座的数值模拟、震振双控结构的振(震)动响应控制情况、震振双控设计理论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尚不全面,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丁洁民
持续精进效率×幸福的产品实践
作为此次交流会的主办方之一,京投发展专注深耕TOD领域,在减振降噪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取得十多项专利技术,并与高校、机构不间断地进行合作,强化产学研联动,推进建筑震振双控技术取得新突破,将减振降噪这件事越做越好。
有了先进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加持,京投发展将具备打造更复杂的、更高能级的、更大规模的TOD产品能力。
事实上,TOD开发模式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减振降噪专项研究体系之外,京投发展还研发了多项TOD技术体系并落地实施,如客户场景研究体系、盖上主题公园专项研究体系、盖上咽喉区功能专项研究体系等。
对于TOD开发而言,具备了稳定的复杂结构打造能力、领先的减震降噪核心能力、卓越的架空园林营造能力、复杂的立体交通组织能力之后,仍有进一步的探索空间。
近年来,京投发展从技术、经验主导走向用户中心主义,回归产品与服务的底层逻辑,让用户融入需求满足、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以持续的精进创新回应时代和用户的变化。
以京投发展北熙区为例,项目以精研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分别从场景、触点、需求、痛点四个层面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绘制场景路径的用户体验地图,通过需求、年龄、时空三个维度,结合触点捕捉,形成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分类和排序,最终生成了北熙区的产品设计和服务设计。
在京投发展总裁高一轩看来,TOD开发就像雕琢璞玉,用创新突破限制,最终交出一个妙趣横生的作品,正是TOD的趣味性和二次价值创造的地方,这一价值创造的过程对从业者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发布于:2023-11-2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