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民之所急”分三类推进城中村改造
本报记者 李海楠
上周,消除有着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的城中村“顽疾”有了最新进展——明确将按照民众所期盼的方向,分三类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第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第二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按照有关标准划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目前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特大城市有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既有部署,以上19个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均将分为以上三类加以推进。该负责人表示,各地应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之所以要分三类推进,足可见城中村现象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城乡接合部的村落逐步与中心城区融合,形成了城中村。
这背后,城乡二元制被视为城中村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涉及土地产权、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等多重深层次问题。
正因如此,城中村改造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也多次按下“加速键”。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要求;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
此次分三类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提速部署,意在实质性推进此前扎实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的具体落实。其中,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值得一提的是,专门聚焦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发展当下展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城中村问题,无论从城市发展角度还是民众对生活环境提升上看,相关需求都日益迫切。况且,对这些地区加速治理和提升,有助于为其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城中村治理形成样板和典范。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既有部署,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将坚持先谋后动,先行做好征求村民意愿、产业搬迁、人员妥善安置、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落实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等前期工作,确保不动则已,动则必快、动则必成。
此外,一部分集聚了产业的城中村在改造中将做好产业搬迁和转型升级,城市政府将安排好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先行有序疏解集聚产业。改造后,将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城中村而言,其为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廉价住房,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确保了安居乐业,尤其为地方吸纳产业布局提供了充足且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保障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正因如此,做好城中村改造才刻不容缓,要通过改造城中村切实消除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助力城市发展可持续和居民生活长治久安和安居乐业。
发布于:2023-11-0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