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购风暴!是市场见底的信号吗?
今天恒生指数的位置,和2009年是一样的,甚至也和1999年都是一样的。
去年今日,“不要买港股,会受伤”的表情包刷屏。
时隔一年,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阴跌,究竟什么时候市场能够见底呢?
在上一篇文章先救香港,再救大陆里,我们强调了来自社保的增量资金。
其实还有一股更重要的力量,支撑着美股多年来的长牛,它也在港股悄然开花。
有一个朋友曾对我说,不要看上市公司说什么,也不要看董事长说什么,更不要看市场大佬说什么,只要看一个指标——什么时候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回购。
是的,港股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信号已经出现——“天量”回购。
截至9月28日,港股回购金额已经达到809亿港元,约为2022年的79%,而过去30日就回购超150亿港元,已超越去年同期回购额。
预计2023年港股全年的回购金额或达929亿港元,为前5年平均水平的3.9倍。
逻辑简单易懂,上市公司是最清楚自己价值的主体,相比于投资于业务,选择投资自己的股票,本身就说明了最大的信心。
过去十年,回购对美股每股收益的贡献率在8~10%。2021年,美股回购总额达到9110亿美元。2022年总计宣布回购约1.26万亿美元规模的股票。
高盛的数据显示,最近10多年,股票回购是股票需求的最大来源,是支撑美股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彭博数据显示,追踪回购最多的前100只股票的标普500回购指数,2022年的表现跑赢大盘约9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分红回购的差异,才是导致涨跌的重要因素。
我们看今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排名前十的个股名单,会发现互联网公司有三家,分别是腾讯、小米和快手,其中腾讯以“腾四亿”著称,因为它习惯性每天回购4亿港币,成为了港股的一股坚实做多力量。
提一个论点:互联网公司将在回购大军中占据越来越显著的位置,从而取得相对于指数的超额收益。
随着流量见顶,增长的远景空间没有那么大,互联网公司在普遍地收缩战线,降本增效,利润反而在高速增长。
我们拿2023年上半年举例,阿里巴巴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2733%,京东净利润同比大增2468%,百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00%,拼多多净利润同比增84%,美团、快手、微博均扭亏为盈。
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需要capex,甚至平台上还沉淀了大量的用户资金,净现金流远远好于利润。
所以多余的现金堆成山了,要么通过派息,要么通过回购的方式回馈股东。
多方的回购资金近乎无限子弹,随着时间推移将越来越多,而代表空方的外资抛盘总有抛完的一天,做多现金流上行的互联网方向,是时间的朋友。
发布于:2023-11-0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