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冲向“四万”大关,李想的造车经验能否被复制?

博主:投资方向标投资方向标 2023-10-14 45519

“我们会在9月底和国庆期间停产升级工厂,全部升级双班生产。本月可以实现月订单过四万,月交付过四万大概率在11月。”9月19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发了一条微博,再次提及了产能问题。

2023年以来,理想汽车月交付量持续增长,并连续3个月交付超3万辆汽车。不过在突破3万辆后,理想汽车月交付量增势逐渐放缓。对此,李想在8月1日给出了他的解释:“本季度产能(产能极限3.4万辆/月)是唯一的瓶颈,且本季度无解。”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微信公众号

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理想汽车工厂将迎来难得的升级窗口期。但事实上,理想汽车所处的赛道已经越来越卷,其还面临着自身变革发展的挑战以及种种外界的质疑。但在李想看来,这些挑战和质疑有其自身的价值。

李想曾在微博上说,别人对理想汽车的质疑和对比,都是源于他们对理想汽车的重视。“没有那么多的关注,哪来越来越多的客户到店量?”李想表示:“这都是幸福的小烦恼而已。”

作为理想汽车的掌舵人,42岁的李想向外界呈现的多是一种认真但又不失风趣的形象――由于李想常在微博冲浪,又时常“语出惊人”,李想获得了“微博之王”、“怼王”等多种戏谑性称号。最近,李想还推出了课程。

8月21日,理想汽车和得到联合推出《李想・产品实战16讲》,售价99得到贝(99元)。李想在该课程中分享了理想汽车从0到1打造产品,再从1到10复制爆款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15个挑战和采用的方案。

整体而言,上述课程涉及产品定位、用户需求、价格设置等内容,李想也分享了诸多相关心得和感悟。不过,业内仍有对理想汽车部分宣传方式、竞争策略以及经营路线的的疑惑。甚至有观点认为,理想汽车目前只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其经验是否可以复制仍未可知。

但无论如何,理想汽车和李想本人,已成为当下中国汽车产业中绕不开的角色。

理想面临的新挑战

理想汽车今年以来销量、盈利大幅改善,但其所面临的挑战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理想汽车的组织架构正处于变革之中。李想曾在2022年年底提出,垂直型组织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理想汽车的发展,公司将向矩阵型组织模式升级。李想希望借助组织升级实现千亿收入规模的突破,向万亿收入规模发起挑战。

同时,理想汽车“双能战略”已经全面启动。日前,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表示,理想汽车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首款纯电产品――纯电MPV MEGA,作为理想汽车最新“双能战略”中“电能”的重要开端。

在业界看来,理想汽车首次进入纯电领域,其纯电产品能否经受市场考验、取得与L系列相近的市场表现,仍未可知。另外,尽管今年理想汽车盈利状况持续改善,二季度净利润已达22.93亿元,但纯电产品以及充电网络等相关配套设施也许会对盈利造成压力。

事实上,除了组织架构的变革和双能战略的启动,理想汽车当下面临的最直接挑战是工厂产能限制。李想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产能限制是理想汽车近期交付量难以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计划在国庆节前后通过升级工厂的方式改善产能。

截图来源:理想汽车

“我们会在9月底和国庆期间停产升级工厂,全部升级双班生产。本月可以实现月订单过四万,月交付过四万大概率在11月。”9月19日,李想在微博上表示。

除自身发展之外,理想汽车在产品层面面临的对手也越来越多。当下,与理想汽车定位相似的车型越来越多,但价格却越来越低,如今年4月上市的魏牌蓝山DHT-PHEV,起售价27.38万元;8月上市的新款岚图FREE,起售价由去年老款的33.36万元起,降为26.69万元;9月刚上市的新款AITO问界M7,同样作为中大型增程式SUV,起售价为24.98万元,较理想L7起售价低整整7万元。

对于价格下降的现象,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表达了其看法:“产品降价会让消费者产生等待和观望的心态,所以短期内会有影响,但并不一定会直接影响消费行为。”刘杰对时代财经表示:“我们不会因为市场价格内卷,而放弃一直以来坚持的持续给用户带来新价值的产品理念。”

话虽如此,理想汽车在今年8月底推出了一项限时激励活动,具体为在2023年8月30日(含)至2023年9月30日(含)新定购理想L9、理想L8、理想L7任一车型并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车险的车主,可享保险补贴10000元。

对此,理想汽车方面对时代财经解释称,这次的保险补贴是为了庆祝理想汽车L系列车型交付一周年突破25万辆而推出的限时活动。

在业界人士看来,随着理想汽车纯电产品的推出,其将在增程式电动领域和纯电动领域双线作战。L系列能否维持领先、纯电系列能否后来居上,将是李想和理想汽车所要面对的。

可以确定的是,理想汽车的纯电产品已在路上。据悉,理想汽车最新的纯电旗舰项目MEGA已经进入了测试验证、收尾阶段,总体进展颇为顺利。

“北京工厂最近开始了生产,第一批(MEGA)试制车已经下线。”理想汽车纯电产品负责人李昕�日前在接受时代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看好这款产品,它将成为50万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

刘杰透露称,MEGA将在今年年底发布,明年二月份开启交付。同时,理想汽车也在加快纯电产品布局,明年还会有三款纯电产品上市。

“与质疑相伴、成长、前行”

其实,与众多造车新势力相似,理想汽车也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

早在理想汽车推出首款车型理想ONE时,不少人曾对增程式电动这一技术路线发出质疑,认为这一技术是落后的技术。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家用六座或七座SUV受众市场有限,理想ONE销路堪忧。

不过,随着2021-2022年理想ONE连续多月交付量超过万辆,这些质疑声逐渐消散。甚至随着理想L系列的热销,岚图、AITO问界等品牌也纷纷推出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部分面向家庭用户的六座SUV等。

理想L9。时代财经摄

2023年以来,随着理想汽车销量逐渐与蔚来、小鹏汽车等头部造车新势力拉开差距,新的质疑再次涌现。对于这些质疑,李想选择在微博上直接回应。

在今年6月13日,一位网友质疑理想汽车抢夺国内车企市场,称“理想天天想着的是怎么干国内的友商,阴阳怪气还不让人对号入座。”李想直接转发该网友的评论,并回复道:“很多友商那仨瓜俩枣的销量,有啥可干的?被迫害妄想症呀?我们核心关注的一直都是BBA的盘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蔚来、小鹏汽车等多家头部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同比下滑,极氪等交付量则未能超过万辆。在新势力车企中,理想汽车交付量仅次于埃安,大幅领先于其他品牌。

在不少网友看来,“仨瓜俩枣”颇有嘲讽之意,甚至有网友开始以“瓜”、“枣”为计量单位形容其他新势力品牌销量。而在发表上述评论6天后,李想又以“连车轮都是你们家发明的”来回复一位质疑理想汽车抄袭的微博网友。

此外,面对“蔚小理”创始人关系破裂的传闻,李想也选择直接用一张合影打消质疑。

图片来源:余巍微博“余大巍”,从左至右依次为何小鹏、李斌、李想

在7月15日,理想汽车公关总监余巍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蔚小理”创始人的合影,并称“搂得紧紧的”。李想本人也转发了这张照片,并在随后的微博中称此前是去长春参加汽车工业协会的会议,三个新势力开开心心的聚在一起。

在产品层面,理想汽车也曾面临质疑。此前在理想L系列发布时,因L7、L8、L9设计高度一致,业内外曾称其为“套娃”。同时,由于L7与L8存在一定价格区间重叠、L8与L9都为六座设计等,不少人认为三款车型或相互蚕食彼此市场,造成内耗。

随着三款车型销量持续增长、且8月各自交付均破万辆,上述质疑声逐渐消散。不过与此同时,新的质疑却逐渐产生。

比如针对理想汽车公布的每周销量数据,首先,数据来源是否客观、准确;其次,按周公布其他品牌销量,是否会对其他品牌造成不良影响;再者,长城汽车(601633)旗下品牌魏牌、东风汽车(600006)旗下岚图被其列为新势力品牌,但销量高于理想汽车的埃安(广汽集团(601238)旗下)却并未计入,是否公平等。

对于数据来源和准确性,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曾对时代财经表示:“我们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数据来源于汽车行业通用的数据渠道。数据的获取合法合规。”但对于为何埃安未在榜单之中,其称暂无回复。

面对种种质疑,李想的表现颇为乐观。在他看来,别人对理想汽车的质疑和对比,都是源于他们对理想汽车的重视。“没有那么多的关注,哪来越来越多的客户到店量?”李想在微博上说:“(理想汽车)一生与质疑相伴、成长、前行!”

李想的造车经验能否被复制?

李想不旦乐于在微博上回应各种质疑,也乐于分享自己造车的心路历程。今年8月,他还将这些经验做成了系列课程。

李想。时代财经摄

8月21日晚,理想汽车和得到联合制作的《李想・产品实战16讲》正式开始更新。该课程共分导论、产品战略、从0到1、从1到10、结语共5个模块,含16节内容。

官方介绍称,此课程是理想汽车首次全面公开创业8年来的产品方法论,李想将与大家分享理想汽车从0到1打造产品,再从1到10复制爆款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15个挑战和采用的方案,那些踩过的坑、走过的路,使用的工具以及迭代的心法。

需要说明的是,李想曾在2022年年末的全员公开信中称,理想汽车已启动面向千亿规模年收入的全面矩阵型组织升级。在2022年,理想汽车营收达到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

李想表示,在从0-1的发展阶段,速度就是效率,垂直型组织的模式帮助实现了百亿收入规模;从1-10的发展阶段,质量成为了效率,公司需要用组织升级实现千亿收入规模的突破,向万亿收入规模发起挑战。

概括而言,李想在课程中提及了自身创业过程中面临过的15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如如何找准产品定位、如何挖掘用户需求、怎样提高卖车效率和学习提升等。

李想“开课”并不意外。此前在微博上,李想便已多次谈及其创业感悟。

如在今年6月27日,李想在谈到进入高速增长的早期大众市场时称,(汽车)销量的核心驱动力是企业的综合成长速度(产品价值、商业能力、供应能力、组织能力)能否跟上、甚至超过市场大盘的成长速度。

这一说法与李想在课程中的表述如出一辙。在其开设的课程最后一节中,李想也将目前取得的进步归因于团队、产品、体系的成长。

同时,李想也在此次课程中再次分享了一些高管读物,包括《华为基本法》、《从偶然到必然: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实践》、《华为战略管理法:DSTE 实战体系》等。此前,他便已在微博上推荐过上述书籍。

“我们发动了所有的管理层,全面学习华为,从产品的研发,供应链的管理,到销售和服务体系的打通,以及财经体系。”李想在课上如此说道。

在李想看来,学习和成长对企业和个人至关重要。7月以来,李想的发博频次开始明显降低。在为数不多的原创微博中,李想提到了自己近期的工作内容,如和业界人士学习技术知识、与销售体系人员进行财务内容培训。

“作为创始人和老板,李想工作会从自己出发,带动公司进步、学习。”一位接触过李想本人的理想汽车前员工说:“比如李想会买许多其他品牌的新车到公司和大家一起研究。他还会让员工到其他品牌店里去了解、学习。”

有观点认为,尽管今年理想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高居国内造车新势力前列,但业界对于理想的造车经验能否被复制、李想能否担当造车的导师等方面,存在一些质疑。对于这些质疑,时代财经也向理想汽车方面了解其看法,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不接受此类采访。

纵览课程全文,李想的课程内容主要聚焦过往的成功案例和心得。对于未来的持续成长,他和团队也在探讨实践当中。一定程度上,李想和他的团队也还是创业路上的一群学生。正如他在课程结束时所说:“我跟理想汽车正在尝试中。”

“作为一位连续创业者,李想分享的案例、经验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有业界人士如此评论。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处于白热化状态,理想汽车的爆款经验未必能全盘复刻,但李想在最后一课中的一句话,得到了很多课程用户的认同:“企业的成长速度才决定了一切。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也是成长速度。”

The End

发布于:2023-10-1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投资指南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